寻访红色印记·传承信仰力量||公共艺术学院组织开展学生党员红色地标打卡活动(第二期)

发布者:公共艺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04-22浏览次数:10

  红色地标是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奋斗历程的重要见证,承载着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宝贵精神财富。此次打卡活动,是一堂生动的沉浸式党课。通过实地走访红色地标,党员们能够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奋斗意志,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从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工作和为人民服务中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党员介绍

柴然续,  2021年进入长春建筑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习;2021年加入公共艺术学院学生会,曾获得2021-2022年获长春建筑学院“优秀团员”称号、2021-2022年获长春建筑学院“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22年第四届吉林省“冰雪创意大赛”二等奖、2022-2023年获长春建筑学院“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22-2023年获长春建筑学院“优秀抗疫志愿者”称号、2023-2024年获长春建筑学院“优秀教学信息员”称号、2023-2024年获长春建筑学院“三好学生”称号、2023-2024年获长春建筑学院“先进个人”称号、2023-2024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023-2024年获长春建筑学院一等奖学金、2023年获“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吉林赛区”三等奖两个、2023年获“第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吉林赛区”三等奖、2024年获第五届吉林省“冰雪创意大赛”二等奖、2024 年获“第 12 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2024年获长春建筑学院一等奖学金、2024年获国家奖学金、2024年12月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长春市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简介


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光复北路5号,处于伪满皇宫旧址东部。

建筑规模:占地面积2.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建筑结构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建筑风格:与伪满皇宫总体风貌相一致,建筑形体突出起伏韵律,墙体高低错落,在统一的大屋顶下,墙面合理设计不同贴砖,屋顶青瓦与花岗岩贴面,增强了建筑的凝重感。

展览内容

 基本陈列:《勿忘“九·一八”——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史实展览》由阴谋篇、残暴篇、抗战篇三大板块构成,分为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炮制傀儡政权、摧残民族意识等9个大部分33个小部分。

展品情况:馆内展出文物资料1020件,历史图片1200余张,历史专题片14个,景观40处,从不同角度生动地反映了东北沦陷的历史过程和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场馆功能

 教育功能: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的重要场所,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研究功能:馆内收藏的大量文物和史料,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源,众多历史学者和研究人员可在此深入研究东北沦陷史等相关课题。

 交流功能:三层设有交流展厅,曾举办过《纪念“九·一八事变”75周年百名将军书画作品展》《清宫散佚书画复制品展》等多个临时展览,促进了文化交流。

心得体会

  参与此次“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精神血脉”党员打卡实践活动,走进长春市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我的内心深受触动。踏入陈列馆的那一刻,历史的沉重感扑面而来。馆内丰富的史料和实物展示,将那段黑暗而又悲壮的东北抗战历史生动地呈现在眼前。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到东北人民的顽强抵抗,再到最终的抗战胜利,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东北人民的英勇无畏。看着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仿佛能看到当年东北人民在日寇的铁蹄下所遭受的苦难,也能感受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牺牲一切的坚定信念。这些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我们当代人的警示。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党员,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使命。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向身边的人宣传这段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东北抗战的艰辛历程,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此次打卡活动为契机,时刻牢记党员的身份,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学生党员  柴然续